日期:2023-03-13 21:25:28作者:雷燕子来源:www.51kubo.com
在古代,不仅对女子年龄特殊的称呼,对男性年龄也有特殊的称呼,不同阶段的称呼都各自不同 ,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古代男性各个阶段称呼有哪些吧!
1、总角
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。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,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,形状就像两个羊角,故称作“总角”。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”。因而也用“总角”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。《诗经》中为大家熟知的就有“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”。意思是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,说说笑笑谁也不和谁计较。
2、志学之年,也称束发
志学之年十五岁,《论语·为政》中有曰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。”后把十五岁称为“志学之年”。另外,束发也是男子十五岁。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,因以为成童的代称。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束发而就大学,学大艺焉。”
3、弱冠之年
弱冠之年:指男子20岁。古代男子20岁叫作“弱”,这时就要行“冠礼”,并赐以字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二十曰弱冠。”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。“冠礼”,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,然后再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,以示成年,因体犹未壮,还比较年少,故称“弱”。冠是指帽子,指代成年。
4、而立之年
而立之年指的是男子30岁。《论语·为政》“三十而立”。后因称三十为“而立”之年。“三十而立”指年至30,学有所成。这里的“立”指的是“立德、立言、立身”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三十而有室,始理男事”。因此以“始室”指代男子三十岁。“三十”就成了中国人衡量男儿是否有能力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度量衡。
5、不惑之年
不惑之年指的是男子40岁。《论语·为政》“四十而不惑。”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。不惑,“不迷惑、不糊涂”之意。所以代称男子40岁为“不惑之年”。人到中年,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会有了洞悉般的明察,不会因蛊惑而沸腾,也不会因诬言而颓废。所谓不惑,不是一切看透,不是早早服老,而是融会贯通,一切恰到好处。
6、知命之年
知命之年指的是男子50岁。论语中代称男子50岁为“知命之年”。知命之年,又称“知天命”、“半百”。《论语》“五十而知天命。”也有“知非”之说。“知天命”,许多人会误解成听天由命的意思,其实,是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,努力作为但不苛求结果,简而言之,是对得失淡然。
7、耳顺之年,也称花甲
论语中代称60岁为“耳顺之年”,也称花甲之年、杖乡之年。耳顺: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。杖乡:意思是六十岁可以拄行走于乡里。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,因为它以天干与地支依次循环搭配,六十周而复始,所以也称“花甲子”、或“花甲”。所以六十岁又称作“花甲之年”。后来也用“花甲”或“花甲子”代称60岁。
8、古稀之年
古稀之年指的是七十岁,唐代杜甫《曲江》诗曰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后人就多依此诗,称70岁为“古稀之年”。
9、耄耋之年
耄耋之年指的是八十、九十岁。《礼记·曲礼》:“八十九十曰耄。”人们根据这解释,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、九十岁。耋,《尔雅·释言》注:“八十为耋。”耄耋之年:指八九十岁。意为年纪很大的人。
小结:通过上述大家对古代男性各个阶段称呼有所了解了吧,对年龄还敢兴趣的也可以了解下古代女性各个年龄段的叫法。
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权或涉及违法,请联系我们删除,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51kubo.com/fengshui/1367.html
Copyright 2012-2022 www.51kubo.com 【酷博网】 版权所有 | 鄂ICP备15013748号-14
声明: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如内容侵权与违规,请与本站联系,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,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52920268@qq.com